小说:大唐帝国血作者:皇家卫队时间:2020-12-17 17:45:35
第三节拔刀相助(上)
这里是被帝国称作西域的地方,开发远要比帝国内地迟了好多。
这里是戈壁、荒漠和绿洲的组合,这里有一条通往西方的路,帝国公文里叫它驰道。帝国军队在这里驻扎的一个任务,是保护城堡外通向西域各地的这条驰道。
这是帝国通向西域以及更远的国家的唯一一条道路,也是西域各国和更远的国家与帝国通商的途径。
当几十年在帝国仁政外交的呵护下,吐蕃人“休养生息”发展壮大起来后,他们发现抢掠几乎是无本而万利的“买卖”之后。抢掠就成为这个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。
往日熙熙攘攘的各国商队马匹骆驼来往不绝的情景,今天再也看不到了,取而代之的是各路抢掠的人马。
只有在帝国军队出兵保护的情况下,才有大大小小的商贾汇聚在一起,心惊胆战地做着利润巨大的生意。
抢劫的队伍成分很复杂,其中有吐蕃王廷正规的军队客串,有各个部落临时加入的马队,更有专业的抢匪,他们就是游荡在大漠的帝国和吐蕃王廷都要绞杀的绿林强梁。
今天生活在大漠的人,就象同样生存在这里的其他动物一样,有着弱肉强食的食物链制约,而绿林强梁则是游荡在这个链条上的“饿狼”,瞅准机会不管是谁都会猛扑上去,从猎物的身上撕下一块肉来吞噬掉,这些人的身份或者为哪个国家所不容,或者在哪个国家做下了滔天般的罪行,所以也就成为各国打击的主要对象也就不奇怪了。
但是,国家的事情是国家的事情,既然很少得到国家的关心,底层的官兵也就放松了对国家的责任心。通常以强梁的首领是那个国家的人为主,这个团队就和那个国家的军队表示亲切,而官军或部落的人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结交他们,通常是强梁和官军或部落首领同桌饮酒,而他后背的墙上就粘贴着他的通缉文告。
这些人能在这荒漠中生存,都有一身超人的本领,他们的事迹是人们茶余饭后在爱讲述的话题。人们谈起他们的时候,无不带着敬畏的口气。
在大漠从事强盗行业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。相反,他们是很多生活在这片大漠里各民族男孩子心里的英雄。很多男孩子梦想着,长大能成为他们那样驰骋大漠快意恩仇,过着“刀头舔血、来去如风”的生活。
第七镇也有自己的强梁朋友,第七镇真正的核心和领导者是房伯阚,房伯阚用他超人的武艺和做人的魅力,结交了很多这样的朋友。
但是房伯阚是很有原则的人,从来不让这些人进入城堡,他觉得让强盗进入官军的城堡,不管这些强盗是好强盗还是坏强盗,都是对帝国军人极大的讽刺和挑战,更是国法、军纪所不容的。他可以以个人的身份,在浩瀚的大漠和强盗朋友饮酒放歌,切磋武技。却不能容忍这些朋友进入他心目中的圣地、那已经露出破败的城堡。
没有房伯阚的日子,轻舟的确混乱过几天。但是,从小就受到严格训练的他,很快从混乱状态中解脱出来,每一天的生活也规律了起来。每一天天不亮就早早起来,先练习房伯阚传授的武功,一趟下来,热在锅中的菜饭也可以入口了。
吃过早饭,带上剩余的干粮和肉干,牵出“踏雁”,做每天的例行巡逻。巡逻的路线,以城垣为中心五里为轴线划一个大大地圆圈。
期间也不停歇地练习着房叔叔教授的本领,同时有些小型的动物成为轻舟箭下的猎物,高超的箭法让轻舟收获颇丰。有了这些猎物充做果腹的食物,节约下来的粟米和麦粒,就成为“踏雁”的“口粮”,轻舟对“踏雁”的宠爱,就象是对一个不会说话的朋友一样。
中午就着清澈的河水吃一口随身携带的干粮干肉。在下午夕阳西下时分,回到城堡。用过晚饭后,轻舟打开房叔叔留下的书籍阅读揣摩,来打发大漠中寂寞的长夜。
房伯阚的藏书多是军事方面的。字里行间有大量房伯阚自己总结亲历战阵所得体会的注批,战争在房伯阚的眼里是一门高深的艺术。
以往在年轻的轻舟的心里,战争不过是大人的游戏而已,当他真正领略到战争的残酷的时候,方认真地阅读这些能取得胜利的军事书籍。
其实,在房伯阚的督导下,轻舟很早就可以大篇地背诵那些军事论著。而今天结合房伯阚的注批,以一个成年人的眼光来分析这里的奥妙,竟能体会理解这些深奥的理论,轻舟开始以此次吐蕃人对堡垒的进攻作为资料,分析当前的形势。
此次吐蕃的突袭,先前没有一点征兆,在整理堡垒的时候,轻舟发现报警的狼烟已经燃起,可是种种迹象反映出,城堡没有得到支援,这是超乎常理的,与第七镇相邻的几座堡垒的帝国军队的指挥官,都是是很亲密很友好的朋友。没有不来支援的道理。
过后,轻舟也曾前去研看,发觉那几个堡垒在同一天也遭到了突袭,而且损失惨重特别是兵员的伤亡。这和轻舟所经历的以往几次的“反抢掠”战斗不同,这次吐蕃人的进攻有明显的组织和预谋。
那几次吐蕃人注重的是帝国军队的粮食给养,并很在意保护自己,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就很快退兵,以避免无谓的伤亡。一旦守城的帝国军队拼死抵抗,前来抢掠的吐蕃人就很快的退去。而这次攻城的手法却是“志在必得”,并且人数众多,多点进攻、并且能筑起攻城的土坡就是一个证明。
这几天来生活在帝国军队城堡附近的小部落,纷纷迁移,好像大漠上那些动物预感到空气里弥漫着不安的气息,而纷纷逃离险地一般。
从他们的嘴里得知吐蕃王廷的军队,正联合各个部落的骑士部众伙同亲吐蕃王廷的马匪,正来回奔驰在大漠边界地域,绞杀着亲帝国的部落和绿林强梁。种种迹象表明,吐蕃王廷要发动一次较大规模的战争,
大漠的四月,草还没有完全长出来,也就象常说的青黄不接是时候,吐蕃人急需得到粮食度过眼前的灾荒,而粮食,只有帝国才有。
几天来,有几个与第七镇交好已久的部落,来到城堡求见他们的朋友房伯阚,当得知房伯阚阵亡的消息后无不唏嘘泪下,当他们看到只有一个半大的孩子镇守在这里的时候,纷纷摇着头,带领自己的部落向南,朝帝国的腹地迁移而去了。
轻舟无法挽留他们,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,所以只能赠送一些粮食肉干,目送他们远去。
一个人更本无法守住诺大城堡,所以,轻舟把野战放在首位加以筹划,应该准备事项一一记录在纸上,早晚的例行巡逻争取跑到更远的地方,查探吐蕃人的举动,中午则在城垣的四周修建鹿岩拒马。
沉重的守城器械要搬运到预定的地点,没有别人的帮助完成这些轻舟费尽了力气。
但是,轻舟想到布置好防御器械,可能在今后的争战对自己有绝大的帮助,也就不敢懈怠,坚持着将防守工事做到位。
离那次吐蕃人地突击,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,大漠平静的已经不能在平静了。轻舟不敢掉以轻心,仍然利用大量时间来完成所制定的防守计划。巡逻也改为两天一次,不过却要跑更远的地方。早一点知道吐蕃军队的动向,就能早做预防。
这天,轻舟到达预定的巡逻地点,正就着皮囊里温热的水吃着肉干。机敏的“踏雁”停止了吃食,突然站起,凝望着远方,支起的长耳不安地转动。轻舟知道“踏雁”发现了什么。随即跳上马背,手打凉棚向“踏雁”关注的方向望去。一股马匹飞奔趟起的沙尘越来越近,渐渐地可以看到骑在马上的人所穿戴的服装的颜色了。
轻舟跳下马收拾一下自己的装具,检查了武器,又给“踏雁”紧了紧肚带,然后伏地观望。经过训练的“踏雁”也侧卧下来,依偎在轻舟的身旁。
轻舟抬起一条腿来搭在“踏雁”的背上,足尖勾在马镫上,随时准备一跃而起。那伙人马越来越近,沾满鲜血的面容已经历历在目。
前面策马奔跑的是五十几个精壮的汉子,穿着杂七杂八各式民族服装。最前面的五六个人显然是受伤了,长长的羽箭钉在人或马的身上,随着颠簸颤动着,后面的人不停地拨打射来的长箭,不时有技艺高超的汉子捉住飞来的羽箭,搭在弓上回射回去。
再往这伙人的后面望去,是服装整齐甲胄鲜明、打着吐蕃王廷标志的旗帜的王廷士兵。看样子有二百人之众,这些士兵保持一定的队形,有几十个弓箭手突兀出队伍的前面,用弓箭射杀着被追击的人群。
再后面的是一百多着平民衣服,杂乱无章地挥舞刀枪的部落马队,所执地旗帜上绣有部落图腾,图腾上也有吐蕃王廷的标识,表示自己部落已经臣服了吐蕃王廷的指挥。
路,就在轻舟所在的沙丘的下面,是出手援救还是远遁躲避。
手机上阅读
点击或扫描下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