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本书小说阅读网
当前位置:首页>历史>明末风雨小说最新章节(清泉2010南京)全文免费阅读

第九章 武 器 库

小说:明末风雨作者:清泉2010南京时间:2020-12-17 18:04:57

  来到外面,隔着老远,就听见张海那特有的大嗓门,在那里高声的嚷嚷着。李鸿星不由的加快脚步向外走去。

  只见张海正站在一辆马车上,头戴一顶六瓣圆帽铁盔,红色的盔樱随风飘舞。身穿一件黑色的,对襟开的齐腰铁甲,胸前两侧,各有一个黄铜护心镜,随着阳光的照耀,不时散出耀眼的光芒。(参见明定陵出土的齐腰甲,外形和现在的马甲类似,只不过是铁的而已)张海手中还挥舞着一柄丈二的大关刀,正在那里得意洋洋的炫耀着。

  李鸿星见状,不由的好笑,也就没有急于过去,先站在远处观瞧着。

  正在马车上威风凛凛,得意洋洋的张海,突然看到了站在远处的李鸿星,他赶忙停了下来,随即跳下马车,挤开人群,快步向李鸿星走来,一边走还一边笑着高声炫耀道:“哈哈哈,李大哥,你看看,我这身怎么样?威风吧!”

  李鸿星见此,也大声的夸赞道:“威风,真威风。我张海兄弟穿上这一身,一看就是个大将军,比昨天的周大民强的多了。”

  张海听到这里,就更开心了。他咧着大嘴,高声笑着解释道:“哈哈哈,李大哥,武库里面的好东西,都让周大民他们,都快要全搬走了,就给咱们留了八幅铁甲、三百套棉甲,还有一些兵刃。我听人说,光铁甲他就拿走了几百幅,还有两三千多套棉甲,就给咱们留了这么点东西。”

  李鸿星听闻后,却只是淡然一笑:“其能够给咱们留一些,已经很不错了,咱们自己也要知足呀,白吃枣还能嫌核大。”

  张海听后,就嘿嘿的傻笑了一会,随后又高声言道:“不过武库里面的兵器到是蛮多的,毕竟也是三边五镇,十几万军队的兵器库,还有不少的‘鸳鸯红袄’和帐篷,具体的数目暂时也清点不清楚,不过我把盔甲和一些兵器都带了过来,还又拉了不少的帐篷和军袄。”

  李鸿星听到这里,不由的面带喜色,高兴的朗声吩咐道:“哈哈哈,不错,咱们正缺这些东西。一会你把这些东西,先运到外面的营地里面。现在天寒地冻,你把鸳鸯红袄和一些帐篷交予丘健,让他先给大家发放下去,给大家御寒取暖。”

  鸳鸯红袄做为明朝兵卒的标准军服,虽然防御力是比较差,但作为衣服来讲,保暖性还是不错的,刚好外面的很多流民都衣衫褴褛,衣不裹体,这些衣服也能够当做冬衣,御寒取暖使用。

  张海连忙赶紧应下,随后又略微迟疑了一下,对着李鸿星缓慢吞吐道:“李大哥,我在武库里面还发现了一个火器库,里面放了不少火枪和火炮,周大民他们嫌火枪使用不安全,火炮又太重,嫌麻烦,就没有拿,你看咱们还要拿吗?”

  由于明末时期匠户的待遇比较低,在加上后期,也没有质量上的严格要求,所以造成明末的火枪制作都比较粗略,在加上兵卒使用上的不当,很容易发生炸膛,给兵卒们带来伤害,所以一般的兵卒都不愿意使用火枪,嫌危险性太大,准确性又太低,所以周大民也就没有拿这些火枪。

  李鸿星听闻还有不少火枪和火炮,不由的惊喜异常,他十分兴奋的高声喊道:“竟然还有不少火枪和火炮,真是意外之喜呀。走,你陪我先去看看,说不定还能从中找到一些好东西呢。”言罢,李鸿星就急促的向外面快步行去。

  对于李鸿星而言,未来火器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,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。虽然现在的火器,还是比较原始和落后的,但对于一个未来在铁血里面闲逛,只能靠一些武器的图片,来解馋的愤青来说,能够近距离的接触火枪和火炮,还是让人十分期待的。

  张海见状,先给手下的人交代了一声,让人把盔甲、兵器、帐篷、衣物先送到城外的营地里面,交给丘健,并让丘健先将衣物,和帐篷先发放下去。等他交代完毕后,就赶紧快步的,向李鸿星那边小跑而去。

  等兴奋的李鸿星和张海,赶到武库的时候,张海已经累的是汗流浃背,气喘吁吁。

  李鸿星见状,不由的笑着打趣道:“哈哈哈,谁让你穿着一身铁甲赶路,你也不知道先脱下来。”

  张海喘着大粗气,好一会才缓过来,断断续续地回道:“那你也不用走那么快呀,害的我是紧赶慢赶的,让我先歇歇,喘口气,真是累死我了。”

  等张海稍微歇了会后,就带着李鸿星往火器库行去。行到半路上又碰见了,同样也穿了身齐腰铁甲的刘志勇,只见其手中拿了一杆长枪,正在那得意洋洋的踱来踱去。

  李鸿星见状不由的好笑,扭头对着旁边的张海笑着打趣道:“看看你俩这骚情的样子,("骚情"用陕西方言解释就是看把你能的,指的就是那些行为举止高调、张扬的情形)穿了身铁甲就不晓得的自己姓什么了。”

  张海听后也只是,嘿嘿的傻笑了两声。刘志勇看到他俩后,脸上堆着笑,手中拄着长枪,踱着方步,缓慢的行了过来。

  张海看到刘志勇的这番样子后,也不由的大声笑起来:“哈哈哈,看看,他比我还能够显摆,连路都不会走了。”

  刘志勇听后,也不由的笑起来,随即又大声申辩道:“还说我呢,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就穿上铁甲,当时得瑟的样子,到现在还穿着呢。”

  几人又打笑了一番,等笑的差不多了,李鸿星缓声言道:“好了,好了,都别闹了,还是快点带我去火器库看看。”张海和刘志勇随即也停止了打闹,领着李鸿星快步向后面行去。

  等到了后面的火器库,刘志勇先推开其中一间房子的大门,随后向李鸿星解释道:“李大哥,这间大房间里面放的都是各种火铳、火枪,大概有几千杆的样子,我们也都没有仔细清理。”

  等门开后,李鸿星连忙快步走上前去。只见一间大房间里面放满了各种火枪。有的是用绳子直接就捆绑在一起,堆在地面上。有的是靠在墙壁立起来堆放着。另外还有不少是装在大木箱子,放在地面上,不过箱子盖已然全部都打开了。

  李鸿星随手从身旁的木箱子里面,随意取出一杆火枪来,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着。这是一把火绳枪,前面的枪管就有一米多长,枪管也有些粗糙,外面摸上去,略微有些硌手。李鸿星又将手指塞进枪管里面,手指刚好能够塞进去。

  李鸿星虽然以前,也是经常泡铁血的人,可毕竟只是纸上谈兵而已。现在这火枪的分类和好坏,他可真分辨不出了。他见此,只有苦笑了一下,轻轻摇了摇头,随即将手中的火枪又放了回去。

  他在这里又四处的转了转。里面火枪的类型还真不少,除了普通的火绳枪,还有不少多管火枪,(三管的是三眼铳,五把枪管在一起的是五雷神机,还有七星、八斗铳)在其中,他尽然还看到一些只有尺把长的短手铳(明称‘手把口’,是给炮兵防身用的手铳)。

  李鸿星又拿起了一杆枪管较细长的火枪来。这把火枪,做工相对较为精细,枪尾部是个木制的弯型枪托,枪管上还有准星和照门。枪底下还有个扳机,扳机连接着鸟嘴夹,应该是夹火绳用的。扣动扳机后,鸟嘴夹上的火绳就叩向药池,点燃火药,发射出弹丸。

  这估计可能就是著名的鸟铳了,可惜该枪的好坏他就分辨不出了,看样子必须得找个专业的人士来挑选一些质量较好的火枪了,特别是这样的鸟铳,要多挑选些质量好的来用。

  李鸿星把手中的鸟铳放了回去,又向前走了几步,突然看到了一杆比较特别的火枪,他连忙拿起掂在手中。只见这把火枪长近五尺左右,掂了掂有六七斤重的样子。这把火枪与鸟铳相类似,但最大的差异在枪管的尾部。这把枪可是属于后装枪,枪管的底部,是一个类似现代子弹的‘子铳’。

  李鸿星见此,不由的轻笑了起来,这应该就是明末著名火器专家,赵士桢所发明的‘掣电铳’了。这种火枪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的后装枪了,也可以称作是佛郎机火枪。

  他兼取火绳枪和佛朗机火炮之长处,在火绳枪的基础上引入佛朗机火炮的装填发射方式,即采用子铳:整枪附带数个子铳,子铳中事先装填好火药和铅弹,作战时将子铳放入枪膛,射毕后退出空子铳,将另一个装填好的子铳装入继续发射。这样大大加快了发射速度,而子铳则好似现代的将火药内置的子弹,击发后弹出弹壳。可惜这枪由于制作和使用上的一些缺陷,也只是昙花一现,没有能够在历史上大放异彩,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。

  想到这里,李鸿星不由的一声长叹,由于看到了这,中国古代唯一的一杆后装枪,李鸿星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来。他随即就把这杆火枪拿在手中,另外再多取了几个‘子铳’,随后他又顺手将这些,都交给了身后跟随的刘志勇手中。“帮我先拿一下,回头了再交给我,这个很重要,千万别忘了。”李鸿星郑重的对着刘志勇言道。

  刘志勇顿时有些恍然,迷惑的接过了火枪和子铳,拿在手中,心里却不由的嘀咕起来:火枪有什么重要的,操作麻烦,使用还危险,搞不好就容易炸了。要是真的重要,就拿一杆有什么用呀。虽然心里不满的嘀咕着,但还是老老实实的,拿着火枪,继续跟在李鸿星身后。

  李鸿星找到了一样好东西,心里不由的高兴起来。他又继续转着,快要转完的时候,突然看到墙角的地上,放着一堆的长枪,枪长估摸在一丈左右。他不由的觉的诧异,长枪这东西怎么放在了火器库里面了?他快步上前,仔细一看,原来不是木制长枪,而是一些连枪管长达近一丈的,超大超长超粗的火枪。

  李鸿星见此,心中不由的一动,连忙快步上前,伸出双手拿起一杆大枪来。第一感觉就是重,估计有二十多斤重。这个应该就是明代《天工开物》里面讲的‘九头鸟’火枪了。这是一种大型鸟枪,发射的时候需要两人操纵,一人在前充当枪架,将枪身架在肩上,另一人瞄准发射,或者也可以用支架发射,有效射程有两百多米远。在清朝的时候,他还有个更有名的称呼‘抬枪’。

  这种两人抬枪可以称作是战争历史上,使用时间最长的火枪,从明末开始使用,成名在清太平天国战争,和甲午战争中。甚至在近代抗日战场上,中国人民还用他打击日本侵略者,真是纵横三四百年的烽火狼烟,可以称的上是‘史上第一枪’了。

  李鸿星抚摸着这杆大抬枪,不由的感慨万千。沉思了半响,李鸿星抬起头来,对着后面的张海,和刘志勇轻声叮嘱道:“一会你们找人把这些‘九头鸟’火枪,全部给我找出来,然后全部运到城外的营地里面。另外把火器库的火药也清点一下,竟可能的也都给我运到外面的营地里面,存放起来。火药要单独存放,要远离人群,要防火,防潮、防雨,要派人仔细看管起来。”

  这种‘九头鸟’抬枪,由于枪管粗、厚,倒是炸膛的危险要小的多,使用起来安全性要大的多。而且火力猛(装的是散弹,一颗大铅弹加九颗小铅弹),一般的盾牌都挡不住,射程也远,两百米的有效射程,足以对付一般的火枪手和弓箭手了。虽然射速慢,两三多分钟时间才发射一发,但对于李鸿星而言,对付一般的流寇或者官兵已经足够了,又不是跟满清的精锐骑兵对抗。这里看样子有近百杆抬枪,这要是一起开火射击,想象着上百门小炮齐射的场面,吓都把人给吓死了。李鸿星想到这里,脸上也不由的泛起了笑容。

  张海和刘志勇听说让他们把这些粗重的‘九头鸟’火枪全部运走,张了张嘴,想说些什么,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。一想,算了,李大哥让搬,咱们就找人搬呗,想那么多干啥。接着这二人就出去找人,找车,搬火枪和拉火药去了。

手机上阅读

点击或扫描下载